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初而纤弱,终而参天。天津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建材院”),原为“天津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10月19日,2000年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孵化了天津市贰拾壹站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天盈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天津市科垣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两家高新技术企业。现在的建材院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总资产达3.21亿元,已从当初“旱涝保收”的小型科技事业单位逐步蜕变为以新材料研发和成果转化落地为主要业务,下设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天津市建筑结构围护绿色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专家服务基地的综合性科技型企业。
六十余载风雨兼程,从成立初始十年的蹉跎岁月,到改革初期摸石过河的艰难之行,可谓历经坎坷。然而坚毅顽强的建材院人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一代代传承接力,励精图治,奋力拼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才有了建材院令人欣慰的华丽嬗变。建材院坚持以人才效能驱动创新发展,培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天津市“131”第一层次人才5人、天津市创新型人才4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天津市劳动模范2人、五一劳动奖章2人;团队中包含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名,博士4名,硕士14名,为市科委、建委、国资委及集团内部企业选送专业骨干,人才赋能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作用加速显现。
发展永无止境,前进永不停歇。建材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打造新质生产力,累计完成市级以上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市级及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100余项,先后获评“全国引进国外智力先进集体”、“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天津市建筑节能和推广应用新技术先进单位”、“全国工人先锋号”、“创新工作室”、“天津市总工会模范职工小家”等荣誉称号;科研项目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和全国一级学会/协会等多项省部级奖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实现“双碳”,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建材院积极融入发展大局,明确绿色、环保发展方向,着眼绿色、节能、循环利用发展途径,借助创新型平台模式,努力提升现有产品工艺优化升级,持续完善气凝胶保温材料制备中试和产业化技术,对气凝胶材料在建筑、工业、热电、石油开采、天然气储存、蒸汽输送、水泥窑等领域的应用进行探索和推广,加速气凝胶产业化进程,打造高附加值专精产品,建材院项目《高性能气凝胶建筑保温板关键制备技术及应用》、《硅气凝胶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其在动力电池热防护中的应用》两项目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其中《硅气凝胶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其在动力电池热防护中的应用》在新能源动力电池隔热等方面的应用推动了气凝胶绿色低碳生产与新能源动力电池隔热防火技术的纵深发展,有效提升了电池服役安全性和可靠性,极大减少了碳排放,技术应于多家知名新能源电池企业,产生新增收入6亿余元。
根据当前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被动房等新的发展方向的施工要求和使用要求,建材院持续开发适用于建筑领域的特种外加剂品种,包括但不限于适用于提高外墙用抗裂抹灰砂浆抗水性的高效粉体憎水剂产品、适用于降低轻质抹灰砂浆容重并提高其抗水性的微沫剂产品、适用于改善自流平快装地面砂浆流平性的可再分散乳胶粉产品,适用于改善机喷砂浆触变润滑性能的外加剂产品等。近年来,建材院再此方向不断突破创新,科研项目累结硕果,主要项目《可再分散沥青粉末的研制及应用研究》获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水泥窑处置有机污染土超洁净排放与建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滨海重大基础设施混凝土长寿命保障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荣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项目围绕国家滨海重大混凝土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结合滨海地区高盐、高湿等环境特点,建立了低胶凝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法,研发了滨海混凝土锈蚀劣化全过程智能防护新技术,创建了混凝土结构劣化无损检/监测系统,相关方法与技术在天津等多个沿海城市实现了规模化工程应用,保障了混凝土基础设施在滨海复杂环境下的长寿命安全服役;《低碳设计理念下服务于“新基建”的高抗蚀混凝土研究及应用》荣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该项目研发具有高性能、长寿命的混凝土材料,以满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应用超过40万立方米,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万吨;不仅提高了固废的利用率,还降低了环境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与此同时,深入研究固体废物建材资源化利用及其安全性。继续深入研究污泥、淤泥、建筑垃圾等城市固废以及冶炼尾矿渣、钢渣、赤泥、粉煤灰、工业石膏等工业固废建材资源化安全利用技术,根据市场需求,对多种固废进行综合处理利用,制备高附加值建材产品,拓展固废建材资源化领域,建立固废建材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体系,进行技术储备,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主要项目《城市固废制备全固废陶粒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天津市建材行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红土镍矿湿法冶炼废渣高值化综合利用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开发的红土镍矿多组分高值化清洁利用新工艺和废渣高效协同资源化关键技术成果已在京津冀、广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二十余省市相关企业应用和实施,并在广西银亿新材料有限公司已实施应用4年以上,资源化产品和生产过程经第三方检测后均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的产品和环保标准;新增销售收入78.86亿元,新增利税35.04亿元,减排废渣超过220万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陶粒窑协同处置城市固废关键技术和设备开发及产品应用》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每年处理市政污泥约6万吨,实现了污泥处理处置及陶粒持续生产销售,对污泥等城市固废资源化利用做出了重要的示范意义。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天津建材院坚持面向国内外行业技术领域前沿、面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供给、面向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持续增强发展主动权,积极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同时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动能,塑造发展优势,在统筹规划现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创新综合体的整合优化,不断为天津市科技创新及科创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以更高质量的担当与作为更好的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通讯地址:天津市南开区红旗南路508号
电
话:022-23382544
邮
箱:tjjcs@126.com
配资学习网
诺亚创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